天津在线

首页> 娱乐频道> 文化> 正文

曲韵留香背后的坚守

今年是北京市曲艺团成立60周年,走过一个甲子的曲艺团,曾是全国最大的曲艺团,号称“一百单八将”。最红火的时候,打破方言以及地域文化限 制,从北京一路南下广州,依旧场场爆满。然而在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靠传统艺术吃饭的“北曲人”却要依靠政府补贴的“文艺演出星火工程”、“民族艺术进校 园”挣取收入……面对传统曲艺面临的尴尬处境,他们有遗憾、有困惑,但一颗热爱与执着的心却从未改变,更对北京曲艺的未来有着无限期待。

传承难  何以求生存

“如果我不唱了,从小了说是对不起我们先生这么多年对我的培养,大了说就是对不起全人类。”王树才,2005年考入北京市曲艺团,师从北京琴书 泰斗关学曾先生,是当今惟一一个以北京琴书演唱为职业的演员。作为北京地区鼓曲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种,北京琴书以其“短、平、快”极富丰富表演和演唱效 果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

然而随着曲艺行业的没落,曲艺人面临种种危机。“我们每次下乡演出,观众都知道找个阴凉看戏,我们却要找个平地暴晒在太阳底下。”面对如此艰苦 的条件,王树才依旧坚守着这份职业。但现如今,北京琴书即将面临近乎失传的境地,他心有不甘。“我相信北京琴书是有生命力的,我要守住本土文化,先要继承 下来,然后再把这些东西传给我的徒弟,让它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现在都没有一个北京人愿意学。”

为了保护北京琴书文化,北京市曲艺团在北京戏曲职业学校招收专门学习北京琴书的学生,不仅学费分文不收,还定期给予生活上的补助。除此之外,北 京市曲艺团还正在筹划办一个专业的戏曲班,面向全国招生。北京市曲艺团所属北京歌剧舞剧院院长赵丽华表示,“弘扬和扶持曲艺发展,需要从根上解决,传统的 东西绝不能丢。培养一个曲艺人没有十年八年上不了台,最好是从小就学习,办一个专业的学习班,既有学历,功底也扎实。我们还会请老先生们授课,一对一地抠 字眼、把唱功,让曲艺后继有人”。

无场所  何以引观众

除了传承断层问题之外,缺少固定演出场所也成为了曲艺行业面临的另一大难题。作为北京市曲艺团的“国宝”,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马玉萍表示,“过 去,各个曲种都有各曲种固定的观众群。听曲艺去前门小剧场,听相声大会去鲜鱼口,看‘庆乐’京剧去大栅栏,看电影去广德楼,看人艺话剧就去首都剧场。然而 现如今,只有首都剧场保留了下来。我们曲艺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去展示”。

王树才演出琴书的机会并不多,但经常会被问到下一次会去哪儿演出,面对如此尴尬的问题,王树才都无言以对,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对此,青年相声 演员何云伟、李菁也感同身受。“相声艺术作为曲艺中最易被大众接受的曲种,也经历过低谷。从金斗老师开始做 ‘周末相声俱乐部’,把相声恢复到在固定的演 出场所表演,才是相声真正复苏的开始。”现如今,除了经常在北京电视台的节目中露面,他们还固定在“星夜相声会馆”演出,固定的演出场所为他们拥有固定观 众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能有一个固定的演出场所,就算没观众进来,演员也会想办法把观众吸引进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演员的积极性,提升节目质 量,吸引观众,还能促进良性的竞争。”李菁表示。

关注少  何以扩影响

“原来中央电视台还有个《曲苑杂坛》,各地方台也都有和曲艺相关的专题节目,现在这些全都没有了。”何云伟说。对于这一现象,李菁补充 道, “在过去,骆玉笙老先生被称为‘金嗓歌王’,但她被观众认识也是通过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推出后,扩大了京韵大鼓的影响, 包括关学曾老师的北京琴书在张艺谋电影《有话好好说》中的展现,其旋律才得以极大普及。冯小刚的电影《没完没了》更是用了梁厚民先生《奇袭白虎团》的元 素。”他认为,只有新媒体能够与曲艺嫁接,才能更好地扩大曲艺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并领略曲艺的魅力所在。

北京市曲艺团风风雨雨一甲子,曲韵留香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曲艺人的坚守与传承,而在传承的同时,北曲人也一直在不断地摸索一条创新道路。从 《京·韵》将传统单一说唱鼓曲表演形式转变为现代舞台艺术的大获成功,到不断吸引明星演员加盟,虽然“北曲人”的步履有些缓慢,但前进的脚步却始终没有停 止。商报记者 刘小艾

记者手记

曲艺源于生活

曲艺,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相比于京剧与昆曲,曲艺扎根于民间,与时代同步,论时事、话古今。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期,传统曲艺步步萎靡,处境尴尬。不是不好听、不好看,而是太传统、有距离。

其实如果说传统曲艺正在没落,似乎也不尽然,只能说它们中的一部分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崛起,比如说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以及郭德纲的相声,其实在 表演形式上来说两者都没有什么创新,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内容上的创新——话题紧跟时代步伐,调侃辛辣、有独到见解,甚至是在传统上融入新元素,融入时尚的、 网络的流行语。

正如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马玉萍所说,“没有当年上山下乡,深入基层,就没有办法创造出老百姓喜欢的作品,不是在舞台上摆一个优美的动作就行 了”。在采访中,马玉萍还清唱了几句她专门为十八大创作的作品,虽然歌词简单,却引起了记者们的共鸣。马玉萍说,“其实很简单,说的都是咱北京自己的 话”。的确,传统曲艺之所以能流传广泛,关键是源于生活。

文章出处:演艺周刊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