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娱乐频道> 文化> 正文

首届“中德学术高层论坛”在广东中山举行

中山5月27日电 (记者 郭军)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德国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德学术高层论坛”在广东中山开幕。20余位来自中德两国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围绕“气候变化与全球治理”主题展开多科学学术探讨和思想交流。

据了解,“中德学术高层论坛”会议每1至2年举行一次,由中德双方轮流承办。首届论坛与会的中方学者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等10所知名高校。德方学者分别来自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波恩大学、西尔德斯海姆大学等高校。

本届论坛承办方之一—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表示,当前全球出现气候变暖和金融危机,正是市场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缺乏相应的全球治理机制而出现的全球性公共问题。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全球的治理机制,这必须是各国人民通过共识达成的国际性契约。因此,各国政府需要更加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以便在全球治理机制形成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发言权,增进在未来全球博弈中的软实力。

他认为,本届论坛为中德两国学者互动交流搭建了平台,也为中国与欧盟在气候变化上的相互理解与合作铺设了友谊之路。

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院长波多·洪姆巴赫表示,首届“中德学术高层论坛”召开,正值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希望中德双方通过本次交流,进一步拓宽视野,凝聚气候变化和全球治理的的共识。

当天论坛上,与会专家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波恩大学政治与社会学教授沃勒夫拉姆·席勒茨教授表示,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展不大的情况下,欧盟在联合国框架之外大力推进与其它地区组织或个别重要国家的协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他认为,欧盟的污染物排放因其高技术保护标准而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而中国的污染物排放由于持续的能源需求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中国对有效的减排技术有着巨大需求。因此,中欧双方跨区域气候保护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是针对中国燃煤发电厂的最新环境技术投资战略。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会后,主办方将安排与会专家前往中山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新区规划馆进行学术考察。(完)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